咨询电话:18618189219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注于人工智能基础教育
更适合中国青少年的编程课
  • 新闻中心
  • 导师认证
  • 学生测评
  • 基地服务
  • 网上报名
  • 在线测评
  • 关于基地
  • 新闻中心
  • 导师认证
  • 学生测评
  • 基地服务
  • 网上报名
  • 在线测评
  • 关于基地
  •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1月16日《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普适性标准》发布会在线顺利举行
    时间:2022-01-27 15:56:06  来源:一起创客17makers  作者:

      1月16日,青少年人工智能综合素质测评项目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普适性标准发布会在线顺利举行。著名创客教育专家吴俊杰和程晨对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普适性标准进行了解读。这是面向未来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综合素质测评项目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既解决了人工智能项目过于理论化、丰富性不足的问题,又将过于宽泛的创客基本功收束到人工智能上,跟高校的工科的专业需求对接,以实现“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创客作品,通过创客职业化教育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

      吴俊杰老师对青少年人工智能综合素质测评项目和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测评分别做了介绍,青少年人工智能综合素质测评是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性评价,以发展性评价的形式评价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综合素质。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测评主要是指通过造物、设计、编程、电子等手段通过综合的创客作品和艺术-科学活动锻炼学生学习知识、发现需求、驾驭创意、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的过程,在扎实的跨学科项目的学习之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创客作品,最终成为一个潜在的创业者和发明家。整个测评期望以人工智能创客素养为核心,形成手工造物、机械工程、数字设计、软件仿真、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知识网络,以发展性评价为工具,给每个参与测评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服务。

      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测评在操作形式上是面向4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的一项综合测评活动,共分14个等级。吴俊杰老师和程晨老师分别对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普适性标准1-8级、9-14级进行了解读。

      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普适性标准1-8级为人工智能基础认知能力的考核主要覆盖手工造物、机械工程、数字设计、软件仿真四个大的模块,模块之间有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人工智能创客素养的基础认知网络,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性评价,给学生慢慢成长的机会,让学生爱上创造,知道自己具体擅长哪些领域,并且将数字化设计和造物形成一种习惯,为后面的人工智能增值创客作品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等级测评分为现场制作和作品集讲解两部分,现场制作满分75分,主要考核基本功,其作品现场制作,难度和内容要与后面的作品集讲解之间建立联系。作品集讲解满分25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视频实物讲解之前的作品。1-8级之间可以跨考,但需要获得组织者鉴定,同一等级通过后可以多次参加同一等级的考试。直接跨入9级的学生在1-8级考试中至少有1次总分要超过95分。1-8级的测评标准体现了人工智能创客素养测评,低门槛、宽领域、高天花板的特点。

      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普适性标准9-14级为人工智能技术认知及应用能力的考核。9-14级不允许跨考,包含人工智能和创新创业两大部分,同一等级通过后可以多次参加同一等级的测评。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客、机器人、人工智能全国竞赛中获得奖项或教育部白名单科技类项目获得全国级奖项,省级以上创客、机器人、人工智能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进入到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青少年创·造科技活动最终展示,或者作品受邀参加上海创客嘉年华、深圳制汇节展出以及参加国际机器人、发明赛事获得中国区出线的学生,可以在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免去与获奖作品相关的相应等级的制作环节,制作环节成绩直接按按满分75分计算,直接进行作品集展示评定该等级的最终成绩。9-14级的测评标准体现了人工智能创客素养测评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包容性,测评标准与高校要求和双创需求直接对接,期望能够做到兼容并蓄,团结全国科创教育的积极力量,以测评促创新。

      最后,发布会启动了人工智能创客素养能力测评报名点、科普基地的申请工作。希望通过多维度、发展性的综合性测评,展示青少年在人工智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成果,为青少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提供明确方向,为国家选拔人工智能人才提供重要依据。

    青少年人工智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联系电话:18618189178
    邮箱:service@chinaaitest.com

    COPYRIGHT 2016~2022    青少年人工智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京ICP备20001633号